人的思維一旦固化,拒絕升級,那么即便是年歲增長,但一個人也停止進步了。
有句話是這樣說的,有什么樣的思維模式,就有什么樣的人生,當人一旦停止了進步,就會跟不上時代的腳步,漸漸的,成為了被時代淘汰的人。
什么樣的思維模式,會毀掉你的人生?
01 推己及人
推己及人出自《論語·衛靈公》,本意是以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。
為什么“推己及人”是一種會毀掉人生的思維模式?
從字面上來說,以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別人的心意,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并沒有什么問題,問題在于,如果一個人總是推己及人,也即是說,認為自己看到的,就是別人看到的,自己認同的,就是別人認同的,自己喜歡的,就是別人喜歡的,那么,這樣的“從自身出發“去認知別人認知世界的角度,本身就是思維模式的誤區。
我的朋友老王,早在90年代抓住了一個機會,實現人生的成功,后來就拿著自己賺到的“第一桶金“到處投資,這些年來投過餐飲業,服務業,汽車配件相關,保健品,美容產品等等,每一個新的投資項目,他都自信滿滿,相信這么好的產品和項目,必定能受市場大眾歡迎,但這些項目無一例外,全部失手。
問題的癥結在哪里?就在他的“推己及人“思維模式上,到某處去吃了一碗牛肉面,他覺得特別好吃,于是就依樣畫葫蘆開了一家,結果倒閉;在外地接觸了一個美容產品,他特別喜歡,覺得這個市場大有可為,于是投入大半身家,結果鎩羽而歸;朋友送了他一套空氣凈化產品,他覺得這個產品將會席卷全國,于是花巨資加盟了代理商,等到推出市場時發現市場根本不待見,滿盤皆輸。
自賺得人生第一桶金后,老王在商場上可謂是屢戰屢敗,問題的根源就在于他總是認為自己喜歡的,別人一定會喜歡,自己看中的,一定會成為市場的爆品,自己的觀點看法一定就是別人的觀點看法,如果不是,那一定是別人錯了,正是因為這種思維模式,讓老王很難接受別人跟他的想法不一樣,也因為如此,老王這幾年越來越偏激,越來越憤世嫉俗,經常跟別人爭論這個抬杠那個,搞得臉紅脖子粗,心情也越來越不好。
一個人如果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,不能接受和自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,那么必定就是人生走下坡路的開始。
02 否定自己
我們常常會犯這么一個錯誤:面對失敗的時候先反思己過。
前幾天做了一個個案,案主是一位學習過教練技術的同學,這位同學只要一遇到人生的失敗,就會立即反省,要么找自己的原因,要么找別人的原因,然后指責別人,指責自己,最后人際關系每況愈下,自己的心態也越來越低落。
一個人如果總是否定自己,否定別人,那么人際關系顯然不會特別好,而成功的人生,好的人際關系是不可或缺的。
更嚴重的是,如果整天找自己的錯,找別人的錯,那么人就會變得消極,焦慮,坐立不安,你都做不到相信自己,那么還有誰會相信你。
想要有更好的人生,不要總是否定自己。
譬如說養生和健康,我們學習很多健康知識,也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做法,哪些做法對身體有益,對群體的角度來說,這么做一定會提升群體健康水平,減少疾病風險。
但對個體而言,結果不一定就會按照自己想的來,特別注重養生和健康不意味著就不會生病,生病就是生病了,生病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么,不是沒有聽醫生的話,很多生病就是原因不詳的,你什么都做對了也不能完全避免,因此,正確的做法是病了就勇敢正面它,積極治療它,而不是先往回看愧疚于做錯了什么事情,然后打擊自己否定自己。
改變自己是神,改變別人是神經病,過度否定自己,也是神經病。
做人,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態,健康的心態從相信自己開始。
03 無法信任
當下的時代,是一個群體協作的時代,大到完成一個工程項目,小到點一份外賣,都是無數人相互協作的結果,因此,學會與別人協作,是當下這個時代特別重要的能力。
要和別人共同協作,信任就是最重要的基礎,無法信任別人會讓你寸步難行。
舉個例子,你到醫院里去看醫生,醫生做診治的時候,你說:“醫生,我網上找了資料,百度上不是這樣說的呀。”這樣的話,很可能就會讓醫生的診治進行不下去,為什么?因為你無法信任醫生。
所有的合作關系,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,無法信任,就無法合作。
一個人如果無法信任別人,那么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,很難走出更寬廣的路,最直接的結果就是,無法進行網絡購物和消費,如果不信任商家,不信任送貨員,不信任平臺,不信任支付寶,那么,終究是無法進行網絡購物的,而這一切,歸根結底在于自己,因為擔心自己承受不了損失,所以無法信任別人。
所以課程里有一句話很經典:信任是關于你自己的,不是別人。
信任是時代的標配,沒有信任,寸步難行。現代社會的本質就是一個協作和信任背書的網絡,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,無法擺脫。
有的朋友可能會說,現在詐騙這么多,要隨隨便便信任人,那不是自己找坑跳嗎?
不是的,那些上當的人,他們被騙的主要原因,真不是他們隨隨便便信任別人,而是他們不信任身邊的人。
他們不信任現實中的人,卻對電話中的陌生人深信不疑,這才是他們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。
電話詐騙受害者無數,但電話詐騙有一個BUG,這個BUG是再高明的電話詐騙也無法同時令兩個人上當,也就是說,只要接到電話的人愿意和身邊的人說:“我剛剛接到一個電話,那個人說我……”,電話詐騙的騙術就會馬上現形,誰都不會上當。
電話詐騙的受害者不是隨隨便便信任別人,而是他們不相信身邊的人,寧可對電話里的陌生人言聽計從,也不愿意把自己遭遇到的疑問向身邊的人說一說,所以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,那些受害者們任由銀行工作人員甚至是公安干警苦口婆心地勸說,也依然執迷不悟。
信任身邊的人,身邊的人才是你的真實世界,同時對遠方打過來的陌生人電話保持警惕,才是遠離電話詐騙的不二法門。
04 二元對立
財新傳媒的王鑠說過一句話:第一等的智慧總是自相矛盾。
這句話非常精辟,但要深刻領悟它并不容易。
匯才有位師姐,那一年她做餐飲做得風生水起,生意好收入高,一轉身就在深圳買了幾套房子,照理說事業家庭很不錯,她應該有著很美好且圓滿的心態,但其實不然,在那段時間里,她總是覺得空虛迷茫,于是三階段畢業后,她到處去上課,想從課程里尋找答案。
請注意,并不是說去上課不好,不過不管我們去上什么課,都要有一個認知,課程是個工具,好不好要看使用的人,有沒有效果要看使用的方法。
說起來,學習一個課程,最大的障礙不在于課程不好,而在于課程太好。
師姐這些年上了無數課,每上一個課程的時候她都覺得醍醐灌頂,然后執著于用課程教她的方法去管理企業,經營人生,過一段時間她發現行不通,于是再去上另一個課程,再次醍醐灌頂,然后不斷重復……,就像是進了玉米地的黑熊一樣,掰一個扔一個,最后手里只有一個玉米。
學習的意義不在于找到最佳答案,尋找最佳答案的思維模式是二元對立式的,要么對要么錯,要么好要么不好,如果我們用這種心態去學習,那么很難提升自己的認知和管理水平,就像匯才的師姐一樣,多年來到處上課,兜兜轉轉,到最后也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。
過去很多學習教練技術的同學也是如此,學了教練技術之后,走向了一個極端,認為教練技術課程就是最佳答案,因此所有的問題都用教練技術解決,但很快發現,人生中很多問題并不是教練技術能解決的,于是受害,又覺得教練技術是不好的,極其有害。
走極端的二元對立思維,往往令我們不能中立客觀地看待事實,學習和成長也就無從談起了。
執著于追求“對“的東西,讓人無法到達智慧的彼岸,只有當意識到世間萬事萬物,都存在著自相矛盾的一面,能看到矛也能看到盾,能看到短板也能看到長處,才能真正做到“在矛盾中求發展”。
智慧往往是自相矛盾的,在矛盾中求發展才是第一流的智慧。
學習的意義不在于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或者最好的工具,學習的意義在于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認知和工具,因為所有的課程都有邊界,都有使用范圍,都有優點和缺點,我們要不斷升級自己的“武器工具袋”,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景下運用各種工具,才能使自己在商場上,在人生中無往不利。
智慧的人不是智商更加發達,而是他們能在這個心智模式成為唯一的競爭壁壘的時代,看到更多的事實,認清世界的本質就是矛盾的,并在矛盾中尋求發展。
05執著不變
用固定的眼光還是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,是人生能否取得進展的關鍵。
羅振宇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:”有聽眾問我,你怎么能保證你在節目里說得一個都不錯?我回去仔細想了想,我還真沒辦法保證,我能保證的是本著良心,每一個資料我盡可能核實,拿不準的觀點找高水平的朋友切磋一下。但是我必須承認,我畢竟是個人,是人就會犯錯,不說別的,口誤總還是有的吧?再加上水平有限,我咋能保證不犯錯呢?那錯了咋辦,我的做法就是認了,這不是在耍賴,是因為我也以這種方式面對我自己的世界。”
是的,即便是現在互聯網上的教授專家大V,無論他們現在的觀點和看法有多么正確,都有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被證實是錯的,不足的,有瑕疵的,為什么?因為世界是在往前發展的,知識和認知都在往前發展,站在未來的角度看現在,必定有很多不足,站在現在的角度看過去,也是如此。
只有無知的人才堅信自己永遠不會犯錯,也只有無知的人才會永遠執著于一種觀點,不肯改變。
執著不變的人,往往在為人處世上存在著很大的誤區,他們總會因為一件事或者一句話而認定一個人,甚至這個人可能就是他自己,所以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是不可以改變或者不能改變的,也正是因為如此,越來越和時代脫節。
古人尚且知道“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”,更何況我們身處于這個高速變化的時代?
求知的過程和人的發展一樣,都是一個極其漫長的動態和開放的過程,我們要求真,但不能執著于真,越是對那些深信不疑的想法,越要保持反思。
網上曾有句話說:因為所知極少,所以才深信不疑。
所以,在現代社會,始終保持探索和求知,始終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,看待自己,完成自己的認知升級,做一個更聰明的人,做更好的自己,做永遠往高處攀登的人,這才是最智慧的自我發展之道。